國產服務器打響突圍戰:浪潮天梭突破美日技術封鎖
日前,中國在高端服務器領域取得又一重大突破:新一代關鍵應用主機天梭M13正式上市。就在此前一天,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《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》,提出要加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防護。
服務器,是一個普通民眾熟悉而陌生的名字。人們很少見到大型服務器,但作為提供計算服務的設備,人們日常上網、辦公,都需要穩定、安全的服務器來支撐。它作為網絡的節點,存儲和處理了網上80%的數據、信息,因此也被稱為網絡的靈魂。而在金融、通信等行業,大規模的數據計算、處理,更是離不開各種服務器設備。
長久以來,惠普、戴爾、IBM,都是中國服務器市場排名的“老三樣”。近兩年,這一排名產生了些許變化:華為、浪潮、聯想等品牌開始出現在排行榜前位,并開始在全球嶄露頭角。
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在總結浪潮幾十年發展歷程時說,“要活著,靠創新。”其實,正是“創新”,引領著中國服務器民族品牌的突圍和發展。
與巨頭“短兵相接”
中國國產服務器的發展,要從20多年前說起。1993年,中國第一臺服務器浪潮SMP2000出世,邁出了服務器產業的第一步。然而,直到第二年,第一臺SMP2000才賣了出去。
“你們的東西能行嗎?”當孫丕恕帶著SMP2000到山東德州中行上門推銷時,受到客戶的質疑。“按當時的技術水平,客戶成熟度低,對國外品牌產品迷信度非常高。”浪潮集團副總裁彭震回憶道,當時國內市場上的服務器產品,有惠普的PA系列、IBM的Power系列等,這些國外廠商產品線很全,從低端到高端全線產品全包,另外還有操作系統、應用軟件、終端設備、其他配套硬件等,中國服務器市場長期被國外品牌壟斷。
為打破這一局面,1996年,國家“863計劃”設立專項——“國產服務器推廣和應用”,選定了浪潮和曙光分別承擔IA和RISC架構服務器的研發和市場推廣工作。這一年,被稱為中國“X86服務器元年”。與此同時,聯想、寶德等服務器廠商也開始探索發展。
此后數年,中國服務器市場格局基本成型:國外品牌牢牢占據高端市場,而國內品牌受限于技術上的不足,被國際廠商壓制,依靠價格優勢在低端市場徘徊。這樣涇渭分明的市場格局,一直持續到二十一世紀初。
2003年,是中國服務器產業發展的第十個年頭,這一年,國產服務器廠商與國外巨頭們開始“短兵相接”:
戴爾拿起低價位的常勝武器,以一款定價低于6000元的服務器產品殺入市場;IBM啟動“中小企業騰越計劃”,向中低端市場強力滲透……
也正是從這時開始,國內各服務器廠商開始了各自的技術創新之路,向高端市場滲透:浪潮舉起高性能應用大旗,聯想開始國際化戰略整合、曙光爭先布局高端產品……國內服務器廠商開始把握服務器產業競爭的主動權。
造出自己的高端服務器
“一定要造出屬于中國人自己的高端服務器!”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恩東早在20多年前,就下定決心實現這個目標。
終于在2007年,浪潮承擔了國家863計劃重大專項“高端容錯計算機”項目。當時,公司內部意見并不一致,高端容錯計算機研發難度大、風險高,一旦失敗,后果不堪設想。“幾經權衡,我們最后還是選擇了‘做’。”孫丕恕說。
2013年1月,中國第一款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服務器——浪潮天梭K1正式發布,使中國成為繼美國、日本后第三個具備關鍵應用主機研制能力的國家。也正是在這一年的第4季度,中國服務器廠商在中國出貨量首次超過了國外廠商。
“在國外技術的嚴密封鎖、產業鏈絕對壟斷的情況下,我們從無到有,建立了高端服務器的技術體系和產業體系,并在全球高端服務器領域中贏得重要一席。”王恩東深知,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,以自主創新實現產業轉型升級,保障國家信息安全,是每一名科研工作者的責任。
中國服務器產業的自主創新之路從未停息,在2016年即將結束的時候,中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關鍵應用主機天梭M13上市。這是繼天梭K1主機之后,中國在高端服務器領域又一重大技術突破,至此,中國成為美日之后,全球第三個掌握最高端主機核心技術的國家。
有專家分析稱,天梭M13上市以后,中國可以把自主化工作從一般性業務系統、一般性關鍵系統進一步深入到各個行業的核心業務系統,在平臺層面,為中國全面緩解信息安全隱患提供產業和技術基礎。
“未來,核心技術的攻堅仍然是我們的努力方向和發展根基。”孫丕恕在浪潮集團2017年新年祝福中說。
“抱團”實現走出去
目前,全球服務器市場正處在相對低迷的發展周期中。美國咨詢公司高德納公布的全球服務器市場調查報告顯示,2016年前3季度,只有亞太市場增長明顯,北美市場增長微弱,其他區域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縮。其中,中國以10%的出貨量增長速度和12%的銷售額增長速度,扮演著全球市場“發動機”角色。同時,浪潮出貨量同比增長28%,為全球最高。而浪潮、聯想和華為等國產品牌已經牢牢占據中國服務器市場。
眼下正是中國信息產業變局的重要節點,王恩東坦言,中國服務器產業需要加速整體變局,開發具有本土特色的技術、產品和方案,進行產業鏈的垂直整合。“只有大生態鏈才有大市場,只有大市場才有大企業。”王恩東表示,要想建立話語權,做大市場打開局面,就需要打破國外服務器制造商建立起來的用戶、產業鏈和生態圈。
“各行各業的應用系統以及利用數據進行創新應用開發等工作,還要我們和合作伙伴一起完成,這需要開放協同,實現共贏的理念。”孫丕恕說。
曙光副總裁沙超群同樣重視融合發展。“企業要跨部門、跨業務重新整合價值鏈,國家則面臨跨層級、跨地域、跨領域、跨部門的協調,這里面包括戰略、人員、組織架構、政策制度等多個層面的改變,真正轉型的難度不容小覷,需要開放心態、創新思路。”沙超群說。
從國家和企業戰略部署來看,面對中國的巨大市場及“中國制造2025”和“一帶一路”等宏觀戰略,國產服務器廠商都已經找到了自身定位:以高性能計算起家的曙光圍繞“數據中國”在云數據服務領域耕耘,以個人電腦起家的聯想在商用電腦服務器領域建立了開放架構聯盟,浪潮以“計算+”為核心做好平臺產品供應商,華為則專注于基礎研發并憑借其高質量走向海外市場……
有人生動地把浪潮、聯想和華為分別比作“做產品的人”“做運營的人”和“做技術的人”,這樣的組合,恰好可以構成一個健康、互補的產業生態體系。
多研究,多了解,研究君精選互聯網業內的趣事、要聞、收集最新互聯網業界資訊的認知 歡迎精英們分享!!
——————轉載自網絡,侵聯刪